首页 > 新余旅游 > 走进新余

我市获评全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11月28日,喜讯传来,在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第三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单发布,36个城市入选,我市名列其中,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城市文明、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志,象征着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最高荣誉。我市自2016年起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历经七年磨一剑,终于摘下这块“金字招牌”,为江西首个摘牌城市,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全省首个摘牌,得益于党政同责、上下统筹。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创建包保督导机制,党政同责、上下统筹,责任压得紧,经费投入大,近年来共投入经费6亿元,为创食安城提供坚强保障。

  全省首个摘牌,得益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发放创食安城宣传围裙近30万条,印发宣传资料150余万份,群众广泛参与,力度空前,以全民共享共建助力我市成功摘下一块闪亮城市招牌。

  全省首个摘牌,得益于监管有力、服务有情。各地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护航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箍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力度、深度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00余件。

  2016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履践致远,奋楫扬帆,筑牢食安屏障,绘就食安画卷,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余图景,添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人盯人”到“智慧管”食安治理“焕新局”

  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执法远程指挥、稽查执法、现场办公、“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多功能于一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后厨人员不戴口罩、不戴手套、抽烟、玩手机等多种违规行为和现场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抓拍,通过语音播报等形式,实时提醒预警、督促整改,推动食安监管由“人盯人”向“机器换人”的非现场“智控”转变。

  建立全省第一家面向群众免费开放、免费检测的新余市食品快速检测便民服务中心,每年为群众提供1万多批次的免费食品快检服务。在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快检室,对农产品上市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公示检测结果,打造数字化快检体系。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食品快检21807批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48场,活动现场接受送检687批次,检测发现的问题全部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建立学校食堂快检室。在用餐500人以上学校食堂建快检室,500人以下则由食材供应商建快检点,构筑起覆盖全市大中小学校食品数字化溯源的快检防控体系。目前已建成和在建学校食堂快检室近30家,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

  建立“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全市大型餐饮单位全部纳入,379家学校食堂全覆盖,让“舌尖安全”看得见管得住。

  从“脏乱差”到“高颜值”农贸市场“焕新颜”

  整齐划一的装修、宽敞明亮的布局、人头攒动的场景,走进城区各个农贸市场,仿佛置身超市,但这里比起超市,又多了几分烟火气。

  2019年,我市启动农贸市场标准化智慧化升级改造,新建或改造28个高标准智慧化农贸市场,实现城区全覆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既有颜值,更有智慧,实现一站式称重、移动支付、农残检测、食品追溯、数据整合、电子亮证亮照等数字化管理,打造成“菜安全、无异味、价公道、计量准、价公示、可追溯、智慧付、联成网”的现代化智慧农贸市场,让居民手中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越拎越便利。

  从“小散低”到“精特美”食品三小“焕新彩”

  食品“三小”(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一头承接着城市的烟火气、一头承担着全家的生计。但由于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卫生脏乱差现象普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市民消费的舒适度。为此,我市推行食品“三小”改造提升工程。

  实施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创建小作坊示范区2个、示范点20个。

  实施全员拉网式扫街督导。全市市场监管系统400余名干部按领导包街、干部包店的模式,对市县(区)主城区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拉网式全面摸排,入户逐店了解食品“三小”软硬件设施情况,视其店内经营场所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整改方式,做到规范一批、整顿一批、取缔一批。

  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最高奖励1.5万元,激励引导食品“三小”业主加大投入,实施厨房革命,开展硬软环境改造。改造后的食品“三小”店,装上了风幕机、门帘等“三防”设施,后厨垃圾桶加盖,生熟分离,墙面贴了瓷砖,粉刷一新,实现“六面光”,变整洁了,变干净了。对“三小”经营者来说,通过改造,环境大变样,不仅让顾客放心,生意也变好了。截至目前,全市食品“三小”改造提升3346家,劝导自行关停110家。

  从“粗放式”到“精美细”食品经营“焕新风”

  以精致精细、精美精心为要求,打造食品安全“三美”精品。

  打造精美小摊贩。在全省率先出台《地摊经济政策试行办法》,推行小摊贩备案管理,划区集中经营,统一规范管理,变“游击队”为“正规军”。已划定13个小区、69个路段、11个公园在规定时段允许摆摊经营,已备案登记的“三小”食品加工经营单位1856家。

  打造精美街区。建设食品安全示范街3条,对示范街食品单位环境卫生、证照管理、明厨亮灶、量化分级等,实行视频监控和规范管理。

  打造精美食品。“肉盘子”变得越来越放心。加强肉品抽样检测,严查农贸市场内销售未经检验检疫、兽药残留超标的牛羊禽肉及相关肉制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油罐子”变得越来越优质,100%建立溯源制度,遏制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米袋子”变得越来越安全,严把对粮食生产基地产出稻谷、收购进仓稻谷、出厂大米“三重”检测关,阻绝镉超标大米流入市场。近两年大米抽检合格率达100%。“水瓶子”变得越来越合格。多次部署开展饮用水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未按规定,循环使用桶装饮用水桶的行为;组织抽检在售饮品,保证饮品样品合格率达100%。“粉条子”变得越来越美味。在全市米粉小作坊、米粉小摊贩处、米粉售卖点加强监督检查,杜绝滥用食品添加剂。

  从“小品种”到“大产业”食品产业“焕活力”

  做好绿色文章。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建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36个。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增量扩面,全市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94个。

  做好质量文章。从源头抓起,从种植到产销到餐桌食用,构建生产到食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全市获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百余个。

  做好产业文章。全市“土特产”蓬勃发展。新余蜜桔突显品牌效益,总产量达20万吨。凤阳麒麟西瓜带动全市及周边市县3000余户农户种植,面积5万多亩;洋江萝卜产业化渐成气候,年产量3000吨;湖陂葡萄远近闻名,种植面积2600多亩。界水联盟蔬菜、姚圩中草药、南安大米、双林芋子、罗坊湖藕、水北米粉、人和瓜蒌、水西小龙虾、鹄山大蒜等各有千秋,新余“土特产”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食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保障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开启我市食品安全治理新征程。我市将以此为新起点,以更新更实更严监管,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食安创建成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打造新型工业强市中有更大作为、更大贡献,奋力绘就“食安新余”更美画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新余网(xinyu.cc)修改或删除,多谢。

新余网 xinyu.cc